“盈”字款

来源: 内丘文旅   时间: 2024-07-17

  “盈”字款器物迄今只在邢窑瓷器中大量出现。邢窑瓷器始烧于北朝,在唐代时期一跃成为了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,其中尤以今河北省内丘县的白瓷为佳。“内丘白瓷瓯”驰名海内外,以“天下无贵贱通用之”的规模野蛮生长,终结了我国长期“青瓷独尊”的局面,开创“南青北白”的制瓷格局。


01.jpg

对“盈”字的含义曾有多种说法。窑址未发现之前,陕西的研究者认为“盈”字与碗同义。邢窑遗址发现“盈”字款后,窑址当地的研究者认为是作坊的商标。这种看法也曾得到一些人的赞同。1987年,上海博物馆的陆明华先生经过详细的考证,认为“盈”字款是唐代百宝大盈库的标记,以表明其是供宫廷享用的定烧器,此种说法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。

02.jpg

03.jpg

04.jpg


邢窑“盈”字款多在碗、罐、粉盒、注子、盏托等多品件上。主要形制有:平底(平足或饼形足)无釉“湿刻款”;玉璧底,釉上、釉下款;圈足,釉上、釉下款;玉璧底圈足“后刻款”(碗刻款)等多种形式。


05.jpg

资料来源:《中国邢窑》李五魁 韩秋长 ;《邢窑款识及相关问题探讨》贾城会